欢迎光临湖北新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军事

监管整顿增额终身寿险 多款网红产品下架

本报记者 陈晶晶 广州报道

增额终身寿险多款网红产品将下架的消息正在持续发酵。

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从业内人士处获悉,弘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弘康人寿”)向互联网营销合作渠道下发通知称,计划在5月31日下架“金满意足”臻享版增额终身寿险(即弘运增利)、“利多多”增额终身寿险。

此前,众多保险营销号在重点推销弘康人寿“金玉满堂”增额终身寿险,并声称“这是一款保额(即决定保单现金价值)会自己长大的终身寿险,保额按照固定3.8%利率复利增值,收益确定,增长比例比一般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都高”。而在不久前下架的“传世金彩”“鑫越人生”等增额终身寿险网红产品也曾被众多营销号宣传为复利3.7%、3.8%递增收益。

公开资料显示,在此之前,已有一些畅销的增额终身寿险网红产品陆续在4月下架,如横琴人寿的“传世金彩”“传世壹号”,百年人寿的“鑫越人生”等。

多位寿险公司产品部人士对记者表示,此次停售潮可能与前段时间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近期人身保险产品问题的通报》【人身险部函〔2022〕19号】(以下简称《通报》)以及《人身保险产品“负面清单”(2022版)》整顿增额终身寿险有关。上述受访人士称,保额递增利率超过3.5%的产品可能会陆续停售。同时,增额终身寿险产品的加减保设计、收益等方面的监管或将更加严格。

受市场热捧占据“C位”

记者注意到,近一年多以来,有关增额终身寿险的内容介绍及产品推销纷纷霸屏各大社交平台。例如在知乎、微博、小红书、微信朋友圈等,均可见有关增额终身寿险的宣传内容。

华创证券非银团队最新研报分析称,今年上市险企均发力储蓄型险种销售等以尽快提振业绩。2022年一季度大部分公司主推增额终身寿险作为新增主力产品。例如新华保险(601336.SH)加强销售金利优享终身寿险。中国人寿(601628.SH)2月份推出臻享传家增额终身寿险、鑫尊宝终身寿险等产品。中国平安(601318.SH) 3月份推出的“盛世金越”,是近年来首次在个险渠道推出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预计新产品发售将带来一定业绩爆点,助力业绩回暖。

在2020年~2021年,增额终身寿险几乎已成为所有寿险公司的“标配”,尤其中小寿险公司成为增额终身寿险阵营的主力。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3月18日,横琴人寿推出“琴童尊享”增额终身寿险,上市当日保费收入突破1200万元。2020年3月25日,信泰人寿“如意尊”上市,28天的时间保费收入破亿元。2020年5月1日,百年人寿“鑫越人生”增额终身寿险上市,畅销持久。2020年年底,记者采访获悉,一款被保险销售人员营销成“年化收益率突破3.5%”、跑赢通胀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一上线即遭到疯狂抢购,甚至导致一家保险中介公司系统出现瘫痪的情况。

对于增额终身寿险热销的原因,上述寿险公司产品部负责人赵先生表示,从行业外部因素来看,今年以来,资管新规打破银行理财保本保息的传统,超2000只银行理财产品跌破净值,利率长期下行,能够锁定长期收益水平的储蓄类保险产品竞争优势显著提升,增额终身寿险得益于期限长、收益确定且灵活支取受到广大消费者欢迎。从行业内部因素来看,在2019年,为防范利差损风险,银保监会逐步收紧4.025%年金险产品的发行和销售。后续多家公司彻底停售了4.025%的年金险。不过,在该类产品逐步退出市场的同时,多家寿险公司开始主推同样具有储蓄功能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因此,增额终身寿险逐步替代了4.025%年金险,成为主流产品。

防止销售误导

事实上,增额终身寿险并非一种新的产品形态,增额终身寿险的核心特点是生存期现价可灵活支取。由于“重储蓄、轻保障”的特点,增额终身寿险为被保人提供的身故风险保额相对较低,在绝大部分年份保额等同于保单现金价值,即退保和身故所能获得的收益是相同的,因此通常而言增额终身寿险被作为储蓄型产品销售,产品的现金价值是最主要的保险利益。

多位寿险公司产品部人士对记者表示,此次多款“网红”产品停售,可能与监管为了防止销售误导有关。

“市场上销售的大多数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其产品条款中都有‘基本保险金额每年递增3.×%’(例如3.8%)。而实际上,被保险人最后能够获得的实际保险金额并非基本保额,且基本保额与产品每年的实际收益率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基本保险金额每年递增3.×%’的真实意义,很多保险客户并不知情,因此容易被拿来大做文章,将增额寿险的保额递增比例混淆成产品每年收益率。比如保险销售人员或者保险营销号会宣传成‘产品的收益率是每年3.×%递增,回本快、收益可观。’这与监管引导发展长期产品的理念不符。”上述产品人士进一步解释称。

事实上,银保监会对于增额终身寿险存在的问题有过多次通报批评,要求部分保险公司整改。

2020年12月31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近期人身保险产品及监管报告报送有关问题的通报》【人身险部函〔2020〕740号】指出,“复星保德信人寿、同方全球人寿和华泰人寿报送的某终身寿险,产品可灵活减保,且无比例限制,存在长险短做风险;阳光人寿报送的某终身寿险,产品前五年退保率过高,存在长险短做风险。”

2022年1月29日,银保监会发布《通报》指出,海保人寿、和泰人寿、横琴人寿、华贵人寿、信美相互人寿、小康人寿报送的11款增额终身寿险增额利率超过3.5%,易与产品定价利率混淆,存在噱头营销风险。

2022年2月,银保监会向各保险公司下发《人身保险产品“负面清单”(2022版)》明确,增额终身寿险的保额递增比例超过定价利率,存在严重误导隐患;增额终身寿险的减保比例设计不合理,加保设计存在变相突破定价利率风险。

收益或将逐渐下降

近年来,银保监会逐步加强对于增额终身寿险产品的监管力度,重点规范预期收益率、加减保等方面,避免长险短做、利差损等潜在风险。不过,多位业内人士提示称,今年以来,资本市场表现低迷,已经对保险公司投资收益造成较大影响,继而可能挤压产品端收益。

根据险企2022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有101家保险公司综合投资收益率为负值。在披露一季度投资成绩的73家寿险公司中,有53家险企综合投资收益率为负,占比达到72.6%。在综合投资收益率上,小康人寿、海保人寿、渤海人寿、中荷人寿、华贵人寿、爱心人寿6家险企综合投资收益率低于-2%。其中,小康人寿综合投资收益为最低,为-8.16%,其次是海保人寿为-7.95%,渤海人寿综合投资收益率为-3.37%。

小型寿险公司综合投资收益率垫底,而相对稳健的大中型险企未能逃脱综合投资收益率为负数的局面。据记者统计,有30家险企综合投资收益率在0~-1%之间,包括中国人寿、太保寿险、太平人寿、新华保险等,其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为

-0.22%、-0.26%、-0.3%、-0.57%。

国泰君安非银团队研报分析称,对保险公司而言,增额终身寿险面临较大的利差损风险,预计长期保险公司将考虑降低预定利率或降低减保权益限额等来应对利差损风险。

对于未来增额终身寿险的产品趋势,业内人士表示,首先,每年的减额退保金额会做出限制;其次,每年基本保额递增不得超过3.5%,产品的回本期不会太快,早期的现金价值不会过高,现金价值的增长会趋于平缓。

收益寿险公司寿险产品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湖北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4 by 湖北新闻网 hb.newsfc.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关注我们: